9月10日凌晨,中鐵廣州局深圳公司深圳地鐵14號線沙湖站高效完成二期交通疏解導改工作,車站全面轉入出入口和附屬結構施工,既有效降低了沙湖站周邊的交通壓力,實現了“還路于民”,也為接下來C、D兩個出入口的附屬結構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 沙湖站位于深圳坪山大道和榮昌路/體育二路交叉口處,該路段交通繁忙,人流量和車流量較大,且地下管線錯綜復雜,交通疏解、施工協調難度大。為將地鐵施工建設對市民的出行及生活影響降到最低,深圳公司深圳地鐵14號線項目部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依托,不斷拓寬活動外延,列出實事清單,制定措施辦法,領導帶頭、專人負責、加壓推進,不僅見縫插針搶抓施工,克服管線遷改、協調難等問題,還多次與沿線交警大隊、交通局等相關單位溝通協調,根據施工進展情況,不斷優化交通疏解方案,及時縮減施工圍擋,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效率,并高標準、高要求地對周邊道路進行了修復,最快地實現了“讓路于民、還路于民”,讓市民節日出行更舒心、更便捷。 深圳地鐵14號線作為坪山區首條地鐵快線,線路全長約50.34公里,是深圳“東進戰深圳略”的主要交通線,也是深圳地鐵建設史上施工難度較大的線路之一。自2018年8月正式開工以來,深圳公司深圳地鐵14號線項目部始終牢樹“干最好、爭第一”的爭先理念,科學組織、合理安排,克服了前期改遷管線種類多、施工場地狹窄、地質條件差、雨季土方外運難、內外協調難度大等諸多困難,特別是在車站主體圍護結構施工中,通過優化施工工藝,采用全套筒半回轉沖挖鉆機,提高了圍護結構施工工效;采用設立多個出土點側面開挖的模式加快了出土的進度和速度;采用盤扣支架+側墻大模板形式,壓縮工序轉換時間;新運用了遠程視頻監控、信息錄入傳遞以及泥漿循環凈化系統、渣土皮帶機輸送系統、鋼筋集中加工機器人焊接等踐行綠色環保理念的先進技術與工藝,安全高效地推進了主體結構施工。 沙湖站在全線17座車站中率先實現了封頂,項目安全質量、文明施工及進度管理在全線9家施工單位評比中長期名列前茅,2021年連續兩個季度奪得深鐵建設全線第一和中鐵南方聯合體項目部二季度土建工區、三級公司全線雙第一,獲評了2021年上半年廣東省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示范工地、深圳地鐵主體工程綜合優勝工區、深圳地鐵共建聯控先進單位、中國中鐵紅旗項目部、中國中鐵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等29項榮譽。 截至目前,該項目開累完成產值94482億元,完成率82.6%,管段內區間已全部貫通,車站已全部封頂。當前軌道、常規設備、系統設備安裝、裝飾裝修、消防等站后工程正在全力推進。
.jpg)
.jpg)
.jpg)
.jpg)
.jpg)
|